“12月14日消息,据央视《新闻直播间》今日报道,记者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研究院获悉,今年我国AI企业新增368家,生成式AI的企业采用率已达15%,其中在制造业、零售业、电信行业、医疗健康等四大行业,采用率分别为5%、13%、10%和7%,生成式AI市场规模约为14.4万亿元。专家预测,到2035年生成式AI有望为全球贡献近90万亿元经济价值,其中我国将突破30万亿元,占比超过四成。”
作者归档:zhouchao
IDC:预计明年中国市场AI终端占比将达55%
在首届AI PC产业创新论坛上,联想集团和IDC联合发布了首份《AI PC产业(中国)白皮书》。该白皮书指出,未来,每个人都能拥有一个专属的AI PC,运行个人的“个人大模型”,AI PC将成为个人、家庭与企业不可或缺的个人AI助理。IDC发布了2024年中国智能终端十大洞察报告,预计2024年中国市场上搭载AI功能的终端设备将超过70%,AI终端占比将达到55%。所谓AI终端是指处理器集成AI引擎的终端设备。
IDC:AI PC将快速登陆市场并逐步成为PC市场主流
《科创板日报》7日讯,《AI PC产业(中国)白皮书》于今日发布。IDC中国副总裁王吉平表示,AI成为PC开启第三次大升级的关键技术驱动力,是市场反弹的机遇,AI与PC的结合,将形成新型混合体,即AI PC。IDC预测,AI PC在中国PC市场中新机的装配比例将在未来几年中快速攀升,将于2027年达到81%,成为PC市场主流。
Open AI创始人Sam Altman被《时代》杂志评选为年度CEO
【Open AI创始人Sam Altman被《时代》杂志评选为年度CEO】金色财经报道,Open AI创始人Sam Altman被《时代》杂志评选为年度首席执行官。该刊物写道:“这不是一场普通的董事会斗争,OpenAI也不是一场普通的初创公司。这一事件给公司及其首席执行官留下了挥之不去的疑问”。
工信部:大力发展AI等技术 智能工厂为主战场
“12月6日消息,据工信微报报道,今天,2023世界智能制造大会在江苏省南京市召开,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、副部长辛国斌出席大会并致辞。辛国斌提到,工信部坚持应用牵引,将智能工厂建设作为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主战场,促进产品全生命周期、生产制造全过程、供应链全环节的系统优化和全面提升。加强供给支撑,大力发展AI、数字孪生、新型网络等关键技术,推动装备、软件、网络等“成组连线”集成创新,打造更多先进适用的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。深化国际合作,加强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建设。”
谷歌宣布开源GenAI数据库检索应用程序,目前已可以在GitHub上使用
谷歌宣布开源GenAI数据库检索应用程序,目前已可以在GitHub上使用
OpenAI仍坚持售股计划,将给员工额外一个月时间考虑是否参与
钛媒体App 12月1日消息,几位知情人士透露,OpenAI仍坚持其允许员工出售所持公司股票的计划,并给潜在参与者额外一个月的时间来决定是否参与。知情人士曾经对媒体称,OpenAI一直在洽谈出售股票,售股交易对这家人工智能先驱的估值达到860亿美元。但随着本月早些时候的公司内部动荡,导致首席执行官Sam Altman被解雇然后又迅速重新聘用,人们开始担心该计划可能无法推进。
华尔街大行争抢AI精英,高盛人才净流失量居各行之首
钛媒体App 11月29日消息,咨询公司Evident的数据显示,截至9月末的12个月,已有净60个AI领域人才从高盛跳槽,转投摩根士丹利和花旗。这一流失量超过高盛的其他所有主要竞争对手,流失第二大的是美国银行,AI人才净流失55人;富国银行净增130人,增量为各行之首。
白皮书:美国和中国发布的通用大模型总数占全球发布量的80%
钛媒体App 11月29日消息,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、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在AICC 2023人工智能计算大会上发布了《北京市人工智能行业大模型创新应用白皮书(2023年)》。《白皮书》认为,大模型技术迅速迭代,打破了原有AI技术发展的上限,呈现出数据巨量化、模型通用化、应用模式中心化等特点,以“无限生产”的能力重塑企业生产引擎,推动生产效率颠覆式提升。从全球范围看,世界各地均在积极推动大模型研发和应用,其中美国和中国发布的通用大模型总数占全球发布量的80%,成为大模型技术领域的引领者;欧盟、英国、加拿大、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尚处于前期尝试阶段,仅个别头部企业开始应用。 从全国范围看,国家和地方层面高度重视通用大模型产业发展。2023年7月,国家网信办、发改委、教育部、科技部、工信部、公安部、广电总局等7部委联合公布《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》,鼓励和规范生成式人工智能创新发展;北京、上海、广东等多省市也陆续出台大模型产业发展措施,加速大模型应用落地。从北京市大模型产业发展来看,北京是当前国内人工智能领域创新基础最好、人才资源最集中、研发创新能力最强、产品迭代最活跃的地区,现已拥有大模型创新团队122家,数量居全国首位,约占全国的一半。
北京法院裁定AI生成图片拥有著作权
钛媒体App 11月30日消息,近日,北京互联网法院针对人工智能生成图片(AI绘画图片)著作权侵权纠纷一案,作出一审判决。该案是我国首例涉及“AI文生图”著作权的案件。一审法院认为,人们利用人工智能模型生成图片时,本质上仍是人利用工具进行创作,享有涉案图片的著作权,受到著作权法保护。但法院同时强调,根据诚实信用原则与保护公众知情权的需要,原告应该显著标注其使用的人工智能技术或模型。 此案件起因于今年2月,原告李先生在社交平台“小红书”发布了通过人工智能软件生成的图片,遭被告人刘女士“盗图”使用在其他社交平台上。随后,李先生向法院提起诉讼,要求刘女士道歉及赔偿。北京互联网法院就此在27日发表判决,法官认为这张图片尽管是用人工智能软件生成,但原告仍提供了智力投入,像是选择模型、提示词和决定参数等等,因此照片受到了著作权法保护,故裁定刘女士要对此道歉,并赔偿500元人民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