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GPT-4的应用越来越广泛,有大量用户反馈近期大模型的回答质量有所下降,尤其在程序生成方面,GPT-4目前生成的代码时常出现错误。对此,日前OpenAI开发者推广大使Logan Kilpatrick出面回应质疑,他表示,自3月14日发布GPT-4以来,大模型的本体一直处于静态,不存在大量外部数据污染模型的情况。同时他也承认,由于大模型本身存在不稳定性,因此对于相通的提示词,大模型存在回答前后不一致的情况。
新闻源: 财联社
月度归档:2023年06月
阿里云正式发布“通义听悟”工作学习AI助手
6月1日,阿里云正式发布“通义听悟”工作学习AI助手。
新闻源: 证券时报
阿里云智能发布音视频AI通义听悟 6月1日正式公测
《科创板日报》1日讯,阿里云智能于今日发布通义听悟,6月1日正式公测。阿里云智能CTO周靖人表示,通义听悟是依托通义千问大模型和音视频AI模型的AI助手,可进行实时语音识别,实现对话的实时记录、多语言翻译、发言总结、提取PPT、内容规整等。
OpenAI欧洲总部设在哪?“ChatGPT之父”对这一国情有独钟
“ChatGPT之父”山姆·阿尔特曼日前告诉媒体,“我们真的需要在欧洲设立办事处。”谈及新办公室的选址,阿尔特曼告诉媒体,“如果根据AI研究人才的数量来选择的话,你会选择法国。”阿尔特曼还表示,OpenAI没有离开欧洲的计划,扭转了他早些时候提出的威胁,即如果欧盟人工智能监管规则过于严格,将离开该地区,“我们会遵守规则,在欧洲提供服务,本周的对话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果。”
新闻源: 财联社
OpenAI将用新方法来训练模型,以对抗人工智能“幻觉”
OpenAI发布的最新研究论文显示,该公司正在用一种新的方法来训练人工智能(AI)模型,以对抗人工智能“幻觉”。人工智能幻觉指的是人工智能模型生成内容的能力,这些内容不是基于任何现实世界的数据,而是模型自己想象的产物。人们担心这种幻觉可能带来的潜在问题,包括道德、社会和实际问题。
新闻源: 财联社
OpenAI:将打击AI幻想 将用最新方法来训练AI模型
OpenAI发布的最新研究论文显示,该公司正设法打击人工智能(AI)“幻想”。当OpenAI的聊天机器人ChatGPT或谷歌公司竞品Bard纯粹在捏造虚假信息时,就会发生“AI幻想”——表现得就像是在滔滔不绝地谈论事实一样。某些独立的专家对OpenAI这样做的效果表示怀疑。
新闻源: 财联社
360智脑大模型应用发布会将于6月13日举行
据360官微6月4日消息,360智脑大模型应用发布会将于6月13日14时举行。据介绍,今年4月,“360智脑”结合360搜索、智能硬件等场景的落地应用已陆续成熟,并开放内测。
新闻源: 财联社
三六零参与编写中国大模型应用标准
从公司处获悉,三六零将参与编写中国大模型应用标准,公司日前被授予《大规模预训练模型技术和应用评估方法第四部分:模型应用”》标准编写单位,参与编写大模型技术研发标准,推动中国大模型应用落地,促进产业向标准化、合规化、规模化方向发展。
新闻源: 证券时报
三六零发布“360智脑-视觉大模型”
在5月31日举行的三六零智慧生活集团视觉大模型及AI硬件新品发布会上,周鸿祎宣布发布“360智脑-视觉大模型”。他表示,大语言模型是构建视觉大模型的基础,多模态能力增强的核心是借助了大语言模型的认知、推理、决策能力。视觉大模型是“360智脑”的重要能力组成,使其能看懂图片,未来看懂视频、听懂声音。周鸿祎认为,目前大模型的能力主要体现在软件层,接入智能硬件后,会让大模型的能力从数字世界走向物理世界。
刘慈欣:科幻作家未来会被AI代替
6月1日消息,科幻小说作家刘慈欣日前现身在北京召开的 2023 年中国科幻大会。在谈到“人工智能将会给科幻创作带来哪些变化时”,刘慈欣表示“早晚会有一天,人工智能可以代替科幻作家或其他作家。”刘慈欣对当代人工智能下的科幻文学创作表示了悲观态度“人们常说人工智能没有人的灵魂、人的感受,这不过是一个自我安慰。人自己的灵魂、感受,也是很多神经元细胞连接成复杂系统后涌现出来的。”他认为“未来科幻作家不会彻底消失,但会沦为非主流,类似于现在的皮影戏,人们的科幻创作会一直存在,但他不会成为那种一直受关注的主流内容”。